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.siluke123.com

    崇祯元年十月十三日,洪承畴奉旨带领大军两万七千人,出边墙惩戒胆敢入侵的喀喇沁部。    大军出边门北行,队伍迤逦十多里,经朝天洼、察汗陀罗一直到麻泥坝底,所行道路皆是崎岖之谷地道路,两侧皆高耸山崖,行军之时经常听到野狼嚎叫。    而这条道路也是张家口通往草原唯一可以行经大队人马道路,也就是后世的张库大道。    越往北,地势越高,道路也更加崎岖。所幸这种地形不适合行军,同样不适合骑兵奔驰,一路行来除了偶有蒙古骑兵远远张望,并未遭到袭击。    又往北行走了二十里,先锋部队达到野狐岭,洪承畴下令停军整顿队伍。因为过了野狐岭便出了崎岖山区,北面便是平坦的草原。    “前宋嘉定四年,蒙古成吉思汗率大军十万便是在这野狐岭击败金国七十万大军,从而奠定了一统天下之势。”    站在岭上张望着北面草原,洪承畴感叹道。五百多年了,沧海桑田,蒙古人已经被赶回了塞外,女真人又在辽东建立后金,大明则继承前宋汉统。汉人,蒙古人,女真人,仍然在这片大地上厮杀。    随着洪承畴察看地形的侯世禄黄得功等人,并不清楚前宋的历史,只是本能的觉得这野狐岭地势非常险要,因为过了野狐岭便是一望无垠的草原,野狐岭实乃北连漠北、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。    “如此险要地形,那喀喇沁汗竟然不派兵驻守,真是咄咄怪事。”黄得功感到非常奇怪。    侯世禄则更了解蒙古人,当下解释道:“蒙古人向来不善防守,不懂得守城,再加上和大明之间数十年的和平,而且一百多年来,明军一直处于守势,从未出边墙攻击过,蒙古人自然不会耗费力量在野狐岭上。”    黄得功笑道:“蒙古人疏于防范,倒是便宜了咱们,咱们可以据此轻松攻入草原,攻占喀喇沁部老巢。”    占了野狐岭,便占据了极大地利,基本上立于不败之地,这让黄得功等将都感到非常轻松。    洪承畴却摇摇头:“不可大意。蒙古人的长处在于骑射,而非守城。其放弃野狐岭未尝没有引诱我们进入草原的意图。”    洪承畴当即下令,在野狐岭修整一日。    这一日,不时有蒙古哨骑驰来,远远地张望明军阵势。对这小股前来观望的蒙古哨骑,洪承畴也不去理会,大军在山岭上结寨,卡住隘口要道,根本不怕蒙古骑兵袭击。    一日后,军队恢复了体力,洪承畴下令出兵。喀喇沁部的老巢兴和城,距离野狐岭只有不到三十里。    两万七千军队,留下两千兵守野狐岭隘口,大军开下了野狐岭。    刚下山没有数里,大队蒙古骑兵果然来袭。    对蒙古兵的袭击,明军早有准备,前军迅速结方阵防御,火铳兵于方阵两侧射击杀敌。    蒙古骑兵呼啸往来,在明军阵前掠过,把箭矢射入明军阵中,不时有明军士兵中箭摔倒。    禁卫军火铳手则还以颜色,一排排火铳齐射,便会射下数十蒙古骑士。    “轰轰轰。”    火炮轰鸣,一枚枚弹丸射到蒙古骑兵阵中,因骑兵冲击时队形散的很开,没有造成多大杀伤,却惊得一些战马乱跑,蒙古骑兵相互冲撞。    交战了一刻钟后,蒙古骑兵终于退去,在战场上留下了百余具尸体,而明军也有百十人伤亡。    蒙古骑兵弓箭射速快于火铳,射箭命中率也高,而明军每个士兵都有鸳鸯战袄,总旗以上军官都有铠甲,对弓箭防御力极强,这场战斗双方可谓不分胜负。    洪承畴也不在意,命令军队继续前进。进军速度虽慢,却稳扎稳打,不急不躁。    喀喇沁部在张北的兴和城已经驻牧了六十多年,放牧的同时还招揽汉民耕种附近土地,在兴和城家大业大,和传统的蒙古游牧部落已经不同。再加上很快要进入冬季,仓促间喀喇沁部根本不可能离开兴和城,除非喀喇沁汗下决心抛弃牛羊牲畜,抛弃积攒的草料潜入草原深处。可那样的话,他们绝难熬过寒冷的冬季!    一路北行,不时有蒙古骑兵袭扰,试图阻止大军行进。    对于小股蒙古骑兵,洪承畴根本不去理会,只是命黄得功率禁卫骑兵护卫在大军两侧,火铳手也在两侧戒备。    而对大股来袭的蒙古骑兵,大军则迅速结成防御队形,以大车拒马为阵,靠着火铳火炮杀敌。    面对就地防御的明军步阵,蒙古骑兵根本没有攻坚的能力。而在明军行军时,也找不到袭击的机会,最后只能无奈的后撤,撤退到了安固河对岸,烧掉了河上架设的浮桥,试图靠着不宽的河流阻挡明军进攻。而过了安固河,数里外便是兴和城,站在河边,已经能看到远处众多白色的蒙古包。    一万多蒙古骑兵,两万多明军,隔着不足十丈宽的安固河对峙。    洪承畴也没有急着渡河,而是命军队立下阵角,然后火炮在河岸一字排开,对着河对岸蒙古骑兵开火。    两营禁卫军,共有佛郎机火炮六十多门,佛郎机的最远射程达二里,足以射到蒙古骑兵阵列中。    轰鸣声中,一枚枚炮弹越过河道,落在蒙古骑兵之中,实心炮弹威力并不大,但擦着死挨着亡,给蒙古骑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。    而且此时两军的距离超过了百步,明军完全在蒙古兵弓箭射程外,蒙古骑兵处在只挨打不能还手的境地。    当数十名蒙古兵被火炮轰杀后,其他蒙古骑兵纷纷后撤,远离了河道。    洪承畴正要试着派部下架设浮桥渡河,突然有蒙古骑兵飞驰到河岸上,射来箭书。    “喀喇沁汗想要议和。”洪承畴看过后,笑着对诸将道。    “都打到这个份上了,咱们已经兵临城下,还议什么和?”黄得功不屑的道。    洪承畴微微一笑:“既然他要议和,那便谈谈吧,给他们回信,若是喀喇沁汗真心想议和,便亲自过河与本抚谈。”</p>

章节目录

陛下因何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任国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国成并收藏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