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.siluke123.com

    辽国朝廷承认徐泽在东南路的实际控制,并授予的镇国军节度使c东南路统军之职者。  可实际上,东南诸州,徐泽只占了小半。  其余大半,不是被贼军占领,就是“自治”状态。  徐泽当然不可能在女直人即将南下的情况下,利令智昏,拿着官印去收复“失地”,行事朝廷赋予的管辖权。  但拿着“行遣一应公事”便宜行事之权不用,那就不是他徐某人了。  收到圣旨后的第二日,同舟社的信使便前往辽东南各州县,广发盖有东南路统军大印的政令。  共有三点。  一是削税赋。  自女直人闹事后,朝廷增加的各类税赋一律废止,以减轻百姓负担,与民休息。  所有州县原本要解送朝廷的税款和物资全部自留,允许用于民生建设,三年内不用再上缴。  二是收流民。  各地官府要为受战乱波及的转户和逃难流民分配田地,并免除三年税赋,以鼓励耕种,尽快恢复东南民生。  若本地官府确有困难,无法分配田地的,不得阻挠境内转户c流民向其他地域迁徙。  三是剿贼寇。  辽阳为乱贼所据后,东南路贼匪四起,严重影响社会治安。  据山立寨,不服王化者是贼;  不听号令,拥兵自重者亦是贼;  擅起兵衅,杀戮百姓者更是贼。  此三贼者,限十日内至镇海府出首,东南统军司可视情赦免部分罪责。  过期不至者,东南路统军司将开出赏格,凡捕获c取级者,皆可至镇海府领赏。  三条政令一出,除了同舟社实际控制的州县外,东南驻地顿时鸡飞狗跳。  其实,不论是高永昌实际控制的辰州c宁州,还是自治的复州c穆州,原本都只是畏惧同舟社的兵锋。  说白了,你有兵,我打不过就投降。  可要是你不驻军,还指望我老老实实出丁出粮,那就免谈。  但现在徐泽抛出这么一个各方都难受的政令,别管合理不合理,他现在就是代表朝廷大义。  以后就算朝廷要清算,也不会清算到自己,但现在不执行,他就可挟大义而来讨伐你。  若是朝廷真丢了东京道也罢,管你政令还是诏令,统统置之不理。  只是,高永昌倒行逆施,怎么看都长出了。  万一朝廷真收复了东京道,之前在东南路统军司手里挂了名和没挂名的,将是两个不同的待遇。  乱世之中,没人会嫌弃退路太多。  于是,没有选择的穆州c复州的镇守官员赶紧起身,亲至镇海府“请罪”。  徐泽则勉励镇守要顾念民生艰难,尽快将善政落到实处,并再次承诺同舟社可以保证为两地提供安全保障。  而辰州c宁州的贼军嘴上喊打喊杀,私下里却默许徐泽的政令扩散。  对境内的流民逃亡也睁只眼闭只眼反正乱世粮食最金贵,一下放走这么多流民,吃也要吃垮镇海府。  站在外人的角度,实在无法理解徐泽吃力不讨好,日后还有极大可能会被辽国朝廷收拾举动。  但站在徐泽的角度,动机其实很简单。  除了持续的吸纳最重要的人口资源外,他就是要搅浑东南路这潭水。  以同舟社目前的实力,要吃下整个辽南,又要染指保州,还想日后与女直人和谐相处。  除非把金国揍成二十年以前的松散女直人联盟状态,显然这点比直接在大宋造反还难得多。  暂时注定得不到的东西,怎么玩都不心疼。  被他这么一搞,不管日后是辽国收复东京,还是女直人南下,都要面临一个散养惯了的东南路。  继续维持徐泽赋予的宽松政策肯定不行,要想获得战争潜力,就必然要压榨地方。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经历了相对宽松的政策,再接受严酷的管理,旁边又有镇海府这盏明灯,百姓会如何选?  辽东苦寒,农业基础薄弱,粮食是个问题。  但在整个东京道也只有百万人口,东南仅有十余万的情况下,背靠大宋这艘大船,同舟社边开荒种地边买粮,维持几年,完全没问题。  至于流民管理问题。  这点对东南路任何一个州府都是极大的负担,但对于从梁山开始就积累经验的同舟社来说,根本就不是问题。  何况,相对于中原动辄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流民,辽地几百c数千的人口流动算得了啥?  在徐泽利用手中权力,将东南路彻底搅乱之前,辽阳府已经乱了。  待在沈州数月的辽国汉宰相张琳练兵有成,  静极思动,展开了对辽阳府叛逆高永昌的反攻。  张琳先是一招“声东击西”。  他本在沈州练兵,却尽起大军,迂回至显州突然发起进攻。  叛军不敌,接连溃退。  高永昌收到前线战报后,一面再次派遣使者,请求金国给予支援,  一面派屯驻沈州对面的叛兵北上,在辽河三z黎树口抢占要地,防范辽军渡河。  张琳再次玩了个漂亮的“暗渡陈仓”。  他先遣千余老弱羸卒以作疑兵,据河对岸扎营,与叛军对峙,每日演练渡河。  暗地里却以精骑千人返身沈州,悄无声息的渡了河。  叛军连番被牵着鼻子走,一路疲于奔波,仓促迎战。  旬日间,两军接战三十余场,叛军士气低迷,越战越不利,只得退保辽阳府。  张琳驱
    兵至辽阳城五里处,隔太子河立寨两座。  随即,遣人进城招抚。  至此时,高永昌如何敢投降?  果断的砍了辽军使者。  这一阶段,半路出家的张琳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天赋。  无论是练兵,还是防守,抑或进攻,都可圈可点。  若能保持这种状态,彻底平灭高永昌叛军,也不失为一段传奇佳话。  但连战连胜的张琳也许是用计用上了瘾。  也可能是辽国国内形势不容乐观,又有金国大军在侧,大战不敢拖延。  得知高永昌拒绝投降后,张琳决定玩一出“破釜沉舟”。  当晚,他便命令大军准备五日干粮,渡过太子河,一举攻破辽阳城。  第二日,张琳令发安德州义军为先锋,渡河后抢占前沿阵地,再接引大军一起渡河。  先锋才渡部分人马,埋伏于不远处树林的叛军铁骑五百突然杀出。  义军遭受重创,仓惶回撤,大军只得退保旧寨。  河路再次叛军阻断,整整三日不得渡。  后方的粮食也送不上来,辽军干粮即将吃完,军心不稳。  张琳考虑再三,打算先回军沈州,再徐图后举。  夜间移寨时,毫无意外地遭到叛军骑兵尾袭。  辽军阵型大乱,争相奔逃。  最终,一场有组织的撤退变成了无组织赛跑。  强壮者跑得快,得以入城;跑得慢的老幼不是被杀,就是被抓。  经此败,大辽和大元双方的攻守再次易势。
    更多请收藏【】!

章节目录

水浒新秩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江湖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湖野人并收藏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